长弯脚虎

Cyrtopodion elongatus   Blanford
   

  5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 体背具棱疣鳞卵圆三角形,长大于宽,鼻鳞2枚,明显扩大。体腹面纵列鳞102-132枚,横列鳞26-30枚。雄性具肛前孔4-7个。
形态 全长72-139mm,头体长小于尾长,为尾长的0.73-0.77倍。体略纵扁,四肢较长,尾圆柱形而细长。吻长为眼径之两倍,为 眼至耳孔间距之1.75倍。耳孔直径不及眼径之半。
吻鳞六角形,宽大于高,上缘凹 ,正中有深裂,裂深约为吻鳞高的二分之一。鼻孔位于吻鳞、第一上唇鳞及2枚鼻鳞间,第二上唇鳞与第一上唇鳞等大。上唇鳞12-13,下唇鳞9-100颏鳞五角形。颏片1-3对, 多数为2对,第一对最大且在中线相接。
头部背面被较大的粒鳞,眼眶间的横列鳞为15-19列,枕部被小粒鳞,并间以圆形无棱的疣鳞。躯干背面被细粒鳞,并间杂大型卵圆三角形疣鳞约12纵列。头部腹面被粒鳞、躯干部腹面被覆瓦状鳞,体腹面纵列鳞102-132,横列鳞26-30,前肢除上臂背面被覆瓦状鳞外,均被粒鳞。后肢背面被粒鳞,并有大量疣鳞,腹面被覆瓦状鳞。
尾前段分节,每节有粒鳞4-5横列,节的后部每侧有5枚具棱大疣鳞。前部尾节腹面有大鳞3列,在后部尾节腹面通常仅1列大鳞。雄性具肛前孔4-7个。
液浸标本浅棕色,前肢基部到后肢基部间的体背有棕色横斑6条,肢背及尾背也具横斑。幼体色斑鲜明,自吻端经眼各具3条褐斑,第一条在眼上至头顶围成圆形,第二条于眼后环抱枕部,第三条到颈侧,自颈部到荐部具6条棕色横斑,尾前部亦具6条清楚的棕色横斑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资料 为荒漠种类,筑洞于疏松的沙山坡或沙丘上,洞道简单,长200-300mm,高30-40mm;动作敏捷,被追赶时可突然向前跃出300-400mm的距离。解剖5月30日采到的2尾雌体,输卵管内有卵1-2枚,黄色,最大的一枚10mm *16mm(姚崇勇,1983)。 6月,内蒙古大学在甘肃敦煌所采的1尾雌成体输卵管中怀有卵。
染色体组:2n=42,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9对,亚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,端着丝粒染色体1对,NF = 42。

国内分布
其它信息

查看标本 甘肃:敦煌1♂3♀♀1幼♀(NMU甘75182, NNU 820389-0390,820392, 820394)。新疆:托克逊1幼♀(CIB 625361) 。